麦螺,又叫织纹螺,福建省沿海居民一直都很喜欢炒织纹螺这种小海味,特别是莆田,家乡人都认为它是下酒的好菜,尤其在端午节前后都爱食用织纹螺。但是织纹螺是一种有毒生物,每年春夏季其毒性更大,食用后可引起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状。潜伏期最短为5分钟,最长为4个小时。莆田市相关部门已经明确禁止销售织纹螺,但是据福建经济频道报道,涵江还有摊贩在售卖有毒织纹螺!
大妈,你确定是这样的吗?
这些血淋淋的教训,难道都忘了吗?
2015年6月,黄石镇爷孙俩食用麦螺,孙子深度昏迷,送医时心跳骤停,经22天抢救仍无法自主呼吸;
2007年5月,莆田荔城区长丰村,9人食用麦螺中毒,其中5人住院;
2004年6月,仙游县发生两起食用麦螺中毒事件,3人住进医院接受治疗。
织纹螺
织纹螺(英文名Nassariidae),俗称海丝螺、海狮螺、麦螺或白螺,有些地方还称作割香螺、小黄螺、甲锥螺。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织纹螺科。织纹螺的外形特征表现为尾部较尖,细长,长度为1厘米左右、宽度约为0.5厘米,厣约指甲盖大小。织纹螺是一种有毒生物,每年春夏季其毒性更大,食用后可引起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状。潜伏期最短为5分钟,最长为4个小时。
“目前麦螺毒素还没有特效药,所以预防的最好办法就是不吃麦螺。”一旦有人误食有毒麦螺中毒,只能赶紧送医院急救,让医院采用催吐、洗胃、导泻、利尿等来促进毒素的排泄。(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