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涵江文明网!
唱响新时代青春之歌——莆田市涵江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实现新作为
【发布日期:2020-12-24】 【来源:湄洲日报】 【字体显示:




涵江区倾力打造的青少年宫配套设施完善、功能齐全



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大手笔投资建设集楼宇智能化、服务智慧化、管理科学化于一体的新青少年宫,成为福建省县区级别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青少年宫之一。

新形势需要新担当,呼唤乘风破浪的弄潮儿。

今年以来,莆田市涵江团区委全面聚焦团的主责主业,积极推进团的改革,以强化团的组织建设、品牌建设、阵地建设为主线,围绕大局、主动作为、实干担当,充分发挥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时刻将青少年的利益放在心上,在促进青年就业创业、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环境、推动青少年公益事业等方面作出不懈努力和探索,扎实推进民生事业发展,为涵江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贡献青春力量。




为青少年儿童提供优质的服务平台


打造德育基地

“青少年宫正式对外开放啦!”12月12日,涵江区青少年宫在历时近3年建设后全新亮相,成为涵江文化新地标和新晋网红打卡地,吸引着许多市民带孩子前往参观体验。

日前,记者来到兴涵水都片区的涵江区青少年宫探访。其外观现代时尚大气,在阳光的照射下十分亮眼。穿过六色大门,一个宽敞高挑的大空间给人一种开阔感。抬头望去,大面积的透光玻璃屋顶使得整个空间更加明亮,6层环形走廊色调虽各不相同,却清新雅致。高规格的布局设计,搭配绿植和暖黄色的灯光,增添了几分温馨舒适感。

涵江团区委书记陈敏说,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至关重要。涵江区大手笔投资建设新青少年宫,打造集楼宇智能化、服务智慧化、管理科学化于一体,且具有城市特色的青少年校外德育教育基地,这对提升涵江城区形象和文化综合实力有着重要意义。涵江团区委将发挥青少年宫实践育人的独特优势,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路径,着力培养出更多的“红孩子”。

如今的涵江区青少年宫配套设施完善、功能齐全,教学面积达6000平方米,拥有一个新宫广场、一个阅读休闲一体化的书城、超30间的多功能课室和400平方米的演艺厅,汇聚了图书、文创、生活等诸多元素,为全区3-18岁的青少年儿童提供更多、更好的交流平台和优质、便捷、多元的素质教育成为我省县区级别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青少年宫之一。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涵江区青少年宫坚持“求真、向善、重教、崇德”,率先引进全国领先的优质教育资源,采用以“发掘潜能、快乐成长、终身受益”为教育理念与目标的智慧教育课程体系,融兴趣学习、成长测评于一体,涵盖艺术、体育、文学、科学等四大板块,超80门全科类素质教育课程,全方位培养青少年艺术素养、人文素养、科技素养等综合素养。在坚持公益性、普及性、体验性的原则下,面向全区提供了第一批包含公益学位在内的近5000个特色学位。

此外,涵江区青少年宫将开展莆仙传统文化传承与体验、青少年儿童心理公益课堂、主题活动、成长夏令营、户外少年宫、亲子主题研学游等丰富多元的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充分满足孩子多元发展需求。市民们纷纷表示:“涵江区青少年宫不仅是一座城市建筑,更是一张文化的名片;不仅是一处社会教育场所,更是涵江广大青少年儿童的筑梦空间。”




打造“青年之家”平台  凝聚青春力量


凝聚青春力量

品尝甜甜的汤圆、制作皮影道具、玩垃圾分类小游戏、学习法律法规知识……12月19日,涵西楼下萝苜田“党建+”社区邻里中心里热闹非凡。助涵社工和青年志愿者们陪着社区居民和孩子一起过冬至,一系列精彩纷呈的节目让邻里中心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这场主题为“幸福邻里情 和谐一家亲”的活动,是涵江团区委倾力推进“青·邻里”“党建+”社区邻里中心建设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涵江团区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区工作“三个如何”的重要指示和习近平总书记五四寄语精神,进一步助力青年成长成才,按照“党建引领、团建助力、合作共享”的思路,积极推进“党建+”社区邻里中心建设。在了解团建基本情况和团员青年从业分布、分析社区团员青年聚集特点、梳理团组织参与“党建+”社区邻里中心建设的区域载体和功能性载体类型后,设立了“青春驿站”,创新“1+3+3”服务模式,凝聚“党员+团干部+社工+志愿者”服务力量,推动团的工作力量、组织网络、服务项目等在青少年身边实现有形化、日常化,使团组织成为广大青年遇到困难想到起、找得到、靠得住的坚强后盾。

在萝苜田“党建+”社区邻里中心,涵江团区委打造“青年之家”平台,成为青年学习、生活的活动阵地;打造青年交友平台,聚焦单身青年的婚恋交友需求,开展活动引导单身青年树立文明健康理性的婚恋观;打造校地共建平台,与高校团委开展校地联合共建,创设实践基地,提供实习岗位,组织大学生参与法制宣传、政策宣传、家园清洁等活动,做好团员青年的思想引领,在青年大学习、项目开展、活动策划以及新媒体平台运营等方面发挥基层团建作用。

另外,涵江团区委通过建设邻里社工服务站,搭建社会服务连线平台,构建邻里互助网络,促进政府资源、社会工作专业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有机联动。同时,链接党员、共青团员、志愿者等力量,开展各类主题活动,打造“五邻里”特色服务,增进邻里知、行、亲、和、乐的邻里和睦互助关系。今年6月份以来,涵江团区委已组织开展社工服务、公益培训、志愿服务等活动40多场次。

青年是创业的主力军,涵江团区委始终将促进青年就业创业作为服务青年的重要工作和切入点,引进“小上海”、蒲文平台、旗袍协会等社团入驻,打造网红基地,发展青年群体文化创造、新经济创造孵化平台,通过“授之以渔”的方式,开展“成长·学习·收获”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疗育、美食文化等服务,为有志青年提供创业辅导,助力青年及其他群体成长成才。




呵护“特殊”青少年群体健康成长


呵护健康成长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然而,一些特殊青少年群体由于成长环境、性格特点、思维和行为方式不同,存在着生活、成长、心理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迫切需要得到社会的关爱。涵江团区委围绕不同青少年群体存在的现实问题和实际需求,扎实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通过关爱、帮教、矫治等多方面工作,将特殊的关爱送到特殊青少年心里,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用爱呵护他们成长之路。

点蜡烛、切蛋糕、收礼物,和父母一起过生日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是很平常的事,但对孤儿困境儿童来说,却是一种奢望。这天上午,涵江团区委等组织20名在册孤儿、事实无人抚养等困境儿童聚在一起过集体生日会。孩子们同唱生日歌、许下心愿、一起吃蛋糕,共同分享生日的快乐。今年11岁的孤儿陈美美(化名)说:“有叔叔阿姨的关心和帮助,我们从来都不孤单。”

今年,涵江团区委还与涵江区人民检察院、民政局等多部门,联合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政策宣讲进村(居)”系列活动,培训和指导村(居)儿童主任提升业务素质、提高关爱服务技能,引导孩子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营造了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困境儿童的良好氛围。

此外,涵江团区委通过建立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组建12355青少年服务热线心理志愿服务队、红领巾社区小队、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等,以留守儿童、残疾人、困难青少年群体为重点服务对象,采取社区就地结对帮扶的方式,开展生活照料、亲情陪伴、心理辅导、申领补助等志愿服务活动,根据志愿者的职业特点、个人特长,采取“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的综合包户形式,构建互帮、互助、互信、互爱的平台。(湄洲日报记者 蔡玲 通讯员 林亦霞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