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涵江文明网!
莆田涵江:擦亮生态文明底色 绘就和美乡村画卷
【发布日期:2024-06-25】 【来源:】 【字体显示:


木兰溪涵江段两岸平畴沃野  李翔 摄

夏日的涵江区江口镇蒜溪畔,流水潺潺、树木葱茏,古朴静谧的侨厝坐落在青山绿水间,侨乡民俗馆、露营基地、文创体验馆等“网红打卡地”吸引游客观光游玩。这幅优美的画卷,是涵江区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涵江区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重点打造木兰溪流域白塘镇农文旅产业片区等乡村振兴“五大片区”,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乡村风貌和建设品质,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走出了一条生态共富之路。

乡村要发展,环境是底色。该区坚持用“绣花”功夫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精细化水平,推进“绿盈乡村”创建、裸房整治、传统村落保护提升等,擦亮乡村振兴底色,实现乡村振兴市对县区乡村振兴实施考核“五连优”。目前已创建绿盈乡村171个、“五个美丽”示范点1422个,获评全省河长制湖长制正向激励奖励县。

白塘镇双福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江口镇东大村、庄边镇萍湖村入选2023年福建省“金牌旅游村”名单;白沙镇、庄边镇入选第二批莆田市“全域生态旅游小镇”名单……一个个有“颜值”更有“内涵”的美丽乡村,为群众幸福生活“加码”。

和美乡村建设,既重“面子”,更要“里子”。该区以木兰溪流域综合治理统揽美丽涵江建设,先后投资建起白塘湖公园、人民公园、西河公园、尚书公园、囊山绿野公园五大城市公园,并见缝增绿利用边角地建设40多个口袋公园,构筑起“10分钟家门口公园休闲圈”,让绿色充盈乡间。

该区还创新启用农村建房审批信息化平台,破解农村建房审批监管难题;推出“网格化+积分制”激励机制,不断激发基层社会治理新活力,优化人居环境;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改造工程,实行山区污水分类处理等,实现统一收集、处理,让美丽村庄更加山清水秀。

持续推进的环境治理,擦亮美丽乡村的幸福底色,也让越来越多的群众在奔“富”的道路上,端稳了“绿饭碗”、吃上了“生态饭”、鼓起了“钱袋子”。

周末,白塘镇双福村又迎来一批批游客,荔林水乡风光引人注目。隐舍茶院、听风小筑、稻田咖啡等新业态入驻,通过古建筑活化利用,成为城市游客喜爱的空间,吸引游客纷纷“打卡”。

依托荔林水乡景观资源,双福村开辟“水上游、陆上观、田里玩”乡村旅游发展路径,导入文创、休闲餐饮、农旅等业态,蹚出了一条让生态“颜值”变经济“产值”,绿水青山变致富“靠山”的乡村振兴新路。

萩芦镇将好山好水点绿成金,因地制宜开发绿源漂流、滑草、丛林探险等体育项目,推出温泉康养、茶廉文化、“福”文化、儒意文化研学旅游等新兴文旅产业,吸引全国各地游客来这里体验生态康养文化之旅,年均吸引研学团队4.5万余人次。江口镇东大村立足蒜溪的生态资源和侨乡文化,打造“南洋风情,梦里老家”侨乡特色示范空间,推动文化资源向文化资产转变。

和美乡村的“涵江样板”,让“田园变公园、农居变景点、农村变景区”,不仅实现了“美丽环境”到“美丽经济”的蝶变,也为希望的原野绘就了收获的金色。(湄洲日报 朱秀花 林亦霞 黄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