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涵江文明网!
向美向爱向未来 莆田倡导全民阅读让生活更有“质感”
【发布日期:2019-01-31】 【来源:中国文明网】 【字体显示: 】 【阅读:次】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阅读作为一种精神追求和生活方式,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近年来,莆田市立足当地实际,整合资源,倡导全民阅读,以书香为伴,引导更多的民众体悟读好书带来的精神力量,让阅读之美深耕于这片美丽的土壤,开出幸福花。

让阅读相伴成长 城厢区南门学校打造“书香校园”

教室内,一阵阵诵读声清澈入耳;办公室里,一本本经典书籍有序传阅;一道道专注的身影,在安静的“南校书吧”里埋头阅览;一场场新颖丰富的阅读活动,在空中操场上精彩展示……1月15日,漫步城厢区南门学校,扑面而来的是馥郁的书香气息,师生们尽享特色纷呈的校园文化大餐。

近日,以“经典浸润童年,智慧点亮人生”为主题的第三期“诵读之星”颁奖仪式在该校空中操场3楼举行。南门小学教研室主任胡莉莉介绍,学校经典诵读活动由来已久,本次评选活动由各个年级承办,各自分头举办诵读经典、故事演讲、“我是朗读者”等精彩纷呈的活动。活动共评出940位诵读之星,每人奖励一本书,形成良性的赶超氛围。这些书经过各年段老师们精心挑选,贴合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阅读水平,颇受学生的喜爱。

在南门学校,广泛阅读、快乐诵读已成为全校师生的一种自觉行动。“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南门学校校长陈旭多次对全校师生提到,要多诵读经典、感悟经典,让书香滋润心灵、增加智慧,在阅读实践中培养爱国情、在阅读感悟中坚定成才志。平实的话语,凸显了该校构建书香校园的办学理念和信心决心。

作为莆田市首批书香校园智慧阅读试点校,该校实施“书香校园”工程,推进智慧阅读工作,先后制定《南门学校书香教师建设方案》《南校朗读者活动方案》等,在班级统一张贴“班级精神财富排行榜”;印制“学生阅读成长手册”,学生人手一册,及时跟进学生的阅读;班级实行“图书漂流制度”,鼓励学生分享好书。每年10月还举办书香校园建设成果汇演活动,采取师生们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全面展现学校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

秉承着“南壶书香满校园”的愿景,该校精心布设校园的书香元素,阅读宣传栏、教室文化墙等,举目可见。记者看到,图书馆一隅,书籍丰富,造型舒适,环境优雅,这是该校的“南校书吧”。南门中学教研室主任黄晓晴介绍,图书馆配有图书11.3万余册,可容纳200人同时阅览,书吧可容纳120人同时阅览。这里俨然大家的精神后花园,课间闲暇时分,隐“居”书吧,捧书静读,已成为师生们的最爱,日均到馆量500余人次。有了书吧新阵地,该校将“书香校园”建设不断引向深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事实上,早在十多年前学校就重视营造‘书香校园’氛围,2007年时启动校园‘高效阅读’。”中学语文组组长钟跃告诉记者,学校实施“购书自训”,普通教师每年300元、骨干教师每年500元购书费,均由学校买单,培养阅读种子教师,同时开展“共读一本书”活动,教师撰写读书笔记并分享心得。通过这类活动搭建平台,鼓励和引导教师多读书,不断提升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从而推动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由此,也带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一学年下来,高年级学生每人阅读量达到近400万字。

值得一提的是,该校幼儿阅读活动也开展得风生水起。南门幼儿园保教主任王群英介绍,每个幼儿班级都有一个图书区,每天餐后为固定的阅读时间。通过邀请家长进校讲故事、“六一”讲故事比赛等方式,倡导大带小,由大班学生讲故事,感染并带动小班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利用家长熟悉的“阅读打卡”,通过潜移默化的方法,“书香教育”从娃娃抓起。

仙游县农信联社“三有书屋”彰显书香农信

“这几天我一有空就泡在这里,重温金庸作品集。”1月14日,记者在仙游县农信联社的“三有书屋”中了解到,自从上个月该书屋免费开放以来,住在附近的市民张先生就来“追书”。二字箴言惟勤惟俭,两条正路曰耕曰读。冬日暖阳高照下,一头扎进书的海洋里,不失为一种奇妙的体验。

“三有书屋”位于鲤城街道园滨路上的县农信联社二楼,毗邻兰溪公园,环境优美,交通方便,地段繁华,人流量大。书屋总面积328平方米,装修质朴典雅,设有高书架、报刊阅读、沙发阅读区等,展柜里还陈列着一些珍贵木材类的书籍,彰显中国古典家具之都的特色。走廊一侧,精心布置着两间阅览室,墙壁上悬挂着笔墨山水画,搭配古色古香的桌椅,营造出一方静谧优雅的阅读空间,可以供三五好友共同品茗书香潜心修性。

“三有”指的是,有情怀、有责任、有担当,诚如《真正的情怀,是能把责任担当进行到底》一文中所指出的那样,“有情怀的人,肩挑的是担,承受的是当,组合在一起,就是接受并承担责任”。“三有书屋”的设立,一方面可以传播党建、金融、农技等各类知识,实现书香扶智促脱贫目标。另一方面,也能感恩回馈群众,为其提供免费的阅读、休憩、开展亲子活动的公益场所。与此同时,还能引导全体员工养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习惯,努力营造广大员工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打造“书香农信”。

据了解,该书屋现有书籍5000多册,其中党建类书籍达600册以上,展示的书目有党建博览、红色经典、儿童读物、农业科学、文学艺术、普惠金融、仙游文化、农信芳华等八大系列。今后,该社将按照每年200册的速度更新书库,不断丰富图书内容,持续满足、方便读者阅读。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三有书屋”是县农信联社更有定力、更有自信、更有智慧、更有质量地持续打造“四好”银行、建设升级版福建农信的一个重要抓手,也是县农信联社多年来持续践行社会责任、感恩回馈社会的一个生动缩影。下一步,县农信联社将把“三有书屋”打造成为集党员活动基地、党群联动基地和乡村文化培育基地为一体的综合文化阵地,全力担当新时代乡村振兴金融主力军,力争在乡村文化振兴领域彰显农信智慧、发挥农信力量、谱写农信故事。

浓浓书香汇真情 市社会福利中心爱心图书馆开馆

1月27日上午,市社会福利中心爱心图书馆开馆仪式举行。

该爱心图书馆由六六禧珠宝捐赠建成,场馆面积60余平方米,耗资5万余元,配备多媒体投影设备,可供社会福利中心学生读书、绘画、定期开展读书会等。揭牌仪式前,六六禧珠宝还为市社会福利中心捐赠了牛奶、水果等物品50余件。六六禧珠宝总经理王慧敏表示,关爱弱势群体是公司的职责所在,他们将根据场馆需求,继续为爱心图书馆做好资金和硬件的保障。

开馆当天,城厢区筱塘小学组织师生到市社会福利中心做志愿服务,在该爱心图书馆内帮助社会福利中心学生学习画画技能、拼装玩具等。市社会福利中心社工办主任郑暑丽说,爱心图书馆的建立,能帮助社会福利中心的学生更好地了解外面的世界。同时,爱心人士也可以在图书馆内和社会福利中心学生交流互动,搭建起沟通“桥梁”,真正实现“残健融合”。(稿件来源:湄洲日报/仙游今报 莆田文明网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