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由上海市文明办、江苏省文明办、浙江省文明办、安徽省文明办、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团市委、上海市社联、杨浦区文明委、上海市志愿者协会、上海市志愿服务公益基金会等单位主办,复旦大学承办的“探索与创新”2019长三角地区(上海)志愿服务论坛在复旦大学举办。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市文明办主任、上海市志愿者协会会长潘敏,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中共杨浦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东昌出席论坛并致辞。 潘敏同志在致辞中指出,三省一市举办长三角志愿服务论坛,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和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讲话精神,立足全局、服务大局,拓展志愿服务理论研究的深度广度,加强志愿服务实践经验的交流互鉴,搭建长三角地区志愿服务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建共享、项目协同协作的新平台,把重大机遇转化为推动长三角志愿服务工作的强大合力。作为新时代全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创新发展的先行者,上海将继续在志愿服务领域,积极推进与三省的合作共建、探索创新,更好地服务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大局。对此,潘敏同志提出三方面倡议,一是以经验互鉴、机制联动为着力点,携手推进长三角地区志愿服务制度化。二是以拓展平台、打响品牌为切入点,携手扩大长三角地区志愿文化的影响力。三是以资源共享、阵地共建为突破点,携手深化长三角地区志愿服务能力建设。潘敏同志最后表示,我们要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契机,通力合作、全力以赴,大胆探索、创新突破,形成“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长三角志愿服务新格局,为让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作出积极的贡献。
论坛上,潘敏与江苏省文明办志愿者工作指导处副处长祝筱炜、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王先中、安徽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志愿服务工作处处长胡晓宁共同发布了《长三角志愿服务合作宣言》,其中包括建立协调联动机制、联合开展理论研讨、推动工作交流学习、加强文化宣传推广等方面合作内容。这是三省一市在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中,在志愿服务领域发布的首个正式合作文件,标志着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在社会治理创新格局方面探索开创了志愿服务新领域。 论坛上,上海市文明办、上海市志愿者协会、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共同发布了《2018年上海志愿服务发展新情况》。上海市文明办、上海市志愿者协会发布了《2018年度上海市志愿服务十件大事》。 论坛上,上海市志愿者协会与中国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签署了《2019-2021年上海市志愿者人身保险协议》,并在条款中增加了“志愿者在参加志愿活动来回途中的人生意外伤害险”的内容,进一步强化了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全程的人身保障。 三省一市共10名志愿服务理论专家和实务工作者专家,围绕志愿服务与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关系、价值、目标和实现路径,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等问题,积极发言,交流观点,分享成果,为志愿服务谋划新出路,为长三角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贡献新智慧。 本次论坛作为2019上海志愿服务文化推广季的系列活动之一,采用线上图文直播、线下交流展示的共同推进方式,推动志愿服务工作提质增效,志愿服务资源共建共享,志愿服务理论研究与时俱进,志愿文化深入人心。
来自三省一市文明办志愿服务工作的负责人,三省一市志愿服务领域的专家学者,上海市各区、委办文明办,各区志愿者协会的负责人,上海市志愿者协会直属志愿服务总队、上海市志愿者服务基地等志愿服务组织的代表等400余人参加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