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农村群众来说,看电视打牌打麻将通常是他们消遣娱乐的主要途径,文化娱乐生活相对比较单调。为进一步满足农村群众对文化艺术等精神生活的需求,提高群众素质,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打造“乡风文明、家风良好、民风淳朴”的精神家园,安徽省巢湖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积极开展“三下乡”、民歌传唱、乡村舞蹈队组建排练演出等多彩、接地气的文化活动,让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起来,不断提升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柘皋镇五星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文化实践“唱”时代新风 柘皋镇五星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积极探索文明实践传播路径和方式,化虚为实,突出文化育人,挖掘和培养乡土文化本土人才,让老百姓“听得懂、看得见、记得牢”党的政策。
柘皋镇五星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定期举办才艺培训活动 图片来源:柘皋镇
村民们利用晚上空闲时间排练舞蹈 图片来源:柘皋镇 以文聚人。五星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文聚人,吸引了广大文艺爱好者参与,建立了一支以文艺爱好者、舞蹈爱好者、乡土文化人才为主体的本土文化实践队伍——夕阳红志愿服务队,通过表演和教学,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群众唱给群众听、群众演给群众看,真正把新时代文明实践融入群众的生活当中。 以文育人。五星村夕阳红志愿服务队以服务群众为导向,以农村生活为素材,结合群众喜爱的门歌和三句半等文艺形式,创作了数来宝《四大娘赞村貌》,三句半《扫黑除恶》,门歌《逛新村》《打年货》《美丽乡村大家唱》等一批农民生产生活、尤其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优秀文艺作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演出和现场教学,让群众感受时代新风、社会正能量,真正坐得下来,听得进去,学有所获。 以文化人。柘皋镇五星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定期举办才艺培训活动,开展了二胡、门歌、广场舞等丰富多彩培训活动。今年,五星村成功举办了五星村第二届乡村春晚,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和群众走上舞台,共话时代新风,在浓厚文化氛围中,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扎根群众心中。 苏湾镇坊集社区积极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阵地 自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来,苏湾镇坊集社区充分发挥农民文化广场基层文化阵地作用,盘活区域内文艺骨干、文艺小分队等文化资源,广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惠民活动,将电影放映、歌舞及非遗节目送到群众家门口,传播文明乡风、党的政策、传统文化,为广大农民群众送去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实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全力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形式丰富,层次多样。作为农村群众文化建设阵地,坊集社区在农民文化广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因组织方式、规模水平的不同,呈现的活动形式也有区别。 一是群众自发性娱乐活动。因广场为开放式,且不受时间、人员等条件的限制,每天都会有大量周边群众自发聚集,参与广场舞、民歌传唱、各类体育健身等活动,多以自娱自乐、强身健体为目的,尤其是傍晚及周末。在农民文化广场建成以前,坊集社区群众休闲娱乐的场所数量少,空间小,文化设施的落后导致群众健身休闲无去处。现如今,这种群众性自娱活动,不仅满足了农村群众精神生活的需求,起到了调节身心健康、陶冶思想情操、增进人际交往的良好作用,也是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活动的重要补充。
巢湖市第十二届巢湖民歌歌会巢北片复赛 图片来源:苏湾镇
知名民歌手,李家莲、胡吉英、崔道英、刘总英、陈崔荣在苏湾镇第四届司集民歌汇演上演唱民歌 图片来源:苏湾镇 二是宣传教育性文化活动。今年以来,坊集社区在社区农民文化广场举办了各类“三下乡”活动,还积极承办了由巢湖市政府主办的第十二届巢湖民歌歌会巢北片复赛及一年一度的苏湾镇司集民歌汇演。这些文明实践文化活动,以传承和发扬民歌文化为主线,发掘了优秀民间传统文化,丰富了群众精神生活,激发了社会文化活力,鼓舞了当地群众为建设美丽家乡而奋斗的精神。 重点突出,兼顾全面。除了积极发挥文化阵地主体作用外,坊集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还充分利用文化广场组织理论宣讲和志愿服务活动。如12月4日国家宪法日,苏湾镇志愿服务队和坊集社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就在农民文化广场举办以“弘扬宪法精神 维护宪法权威”为主题的集中宣传活动。通过悬挂横幅、摆放展板、分发法治宣传手册和环保袋等方式,宣传新宪法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的意义和影响力,营造学宪法、讲宪法的浓厚氛围。 坊集社区实践站将农民文化广场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的龙头,因势利导,将理论宣讲、文艺演出、志愿服务、体育比赛等纳入到文明实践规划中来,最大限度的盘活各类资源,改善农村环境,倡导文明风尚,使其成为坊集社区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主战场。 栏杆集镇赵集社区:戏剧走进自然村 文化惠民暖人心 巢湖市栏杆集镇赵集社区以文化惠民送戏下乡为文明实践主阵地,创新开设“送戏下乡”活动,至今在该社区已开展活动40余次,参与人数达800人次。 干部上门,积极宣传。为广泛发动群众,形成积极参与、享受艺术的文化氛围,社区党员干部提前到每个村进行活动宣传,引导群众积极参与进来,充分做好前期工作,让群众充分了解活动。 根据群众作息时间,合理安排表演时间及场次。演出队多利用乡镇赶集时间和农闲期间,保障群众享受戏剧有时间。同时确保到每个村5场次以上,将群众喜闻乐见的戏曲演出送到家门口。 结合地方特色有针对性的制定节目。“送戏下乡”的演出节目在形式和内容上进行创新,并根据赵集当地农村的特点和群众的审美取向,突出社区地方特色文化特点,创排了一批为广大基层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 栏杆集镇赵集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基层文化站为主要根据地,把群众喜闻乐见的好节目送到了老百姓的家门口,丰富了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鼓励群众充分利用乡村舞台,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让文化广场、乡村舞台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中垾镇小联圩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三下乡”活动 为进一步整合各方资源,凝聚新时代文明实践最大合力,着力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3月27日,中垾镇小联圩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送文化”、“送卫生”、“送科技”系列活动。
志愿者们正在摆放观看演出的凳子 图片来源:中垾镇
快板表演《快板说扶贫》 图片来源:中垾镇
医学院志愿者正在为村民提供医疗服务 图片来源:中垾镇 活动现场虽然下着小雨,但小联圩村民们参与的热情却很高涨。“送卫生”服务台前人头攒动,围满了前来测量血压、血糖的群众,来自医学院的志愿者老师学生们热情地提供着服务,一一解答他们咨询的健康问题。这边热闹,那边也精彩。村部文化大舞台前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街舞”、“瑜伽”、“武术”,各种各样活力四射的表演给村民带来了别样的新鲜体验,特别是“快板说扶贫”,学生们用青春洋溢的表演将党的扶贫政策给农村、农民带来的改变娓娓道来,村民们边鼓掌边说:“看着这些孩子们的演出,感觉自己也年轻了不少呢,这种活动办得好啊,以后多多来咱们村啊!”活动现场还举行了赠书活动。 此次小联圩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的“三下乡”活动,将文化艺术、医疗科技送至基层第一线,既传播了新思想新理论,也为基层的群众提供了优质的医疗卫生志愿服务,进一步丰富了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巢湖文明网综合 帅亦娴) |